首页 财税知识文章正文

事业收入上缴国库会计科目_事业单位财政应返还收入怎么确定怎么入账

财税知识 2024年05月06日 00:42 13 会计学习小能手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事业收入上缴国库会计科目_事业单位财政应返还收入怎么确定怎么入账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事业收入上缴国库会计科目_事业单位财政应返还收入怎么确定怎么入账

1.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上交如何做账
2.事业单位财政应返还收入怎么确定 怎么入账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上交如何做账

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上交如何做账

一、行政单位发生的费用支出,应做会计分录: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二、说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设置的支出类科目只有两个,经费支出和拨出经费.

1、"经费支出"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计提单位职工薪酬时,按照计算出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支付外部人员劳务费,按照应当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照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金额,贷记"应缴税费"科目,按照扣税后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3)支付购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和工程结算的款项,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照采购或工程结算成本,借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政府储备物资"等科目,贷记"资产基金"及其明细科目.

(4)发生其他各项支出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2、"拨出经费"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向所属单位拨出的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资金,如拨给所属单位的专项经费和补助经费等.

行政事业单位结转经费应该如何做账

在"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次行,将年初余额按其同方向记入发生额栏内,并在"摘要"栏内填明"上年结转"字样.在次行登记年末余额,如为借方余额,填入贷方发生额栏内,反之记入借方,并在"摘要"栏填明"结转下年"字样.同时,在该行的下端加计借、贷各方的总计数,并在该行"摘要"栏内填列"总计"两字,在"借或贷"栏内填"平"字,在余额栏的"元"位上填列"0"符号,以示账目已结平.

1、年终,应将"事业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事业收入

贷:事业结余

2、年终,应将"经营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经营结余"科目:

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3、年终,应将附属单位缴款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附属单位缴款

贷:事业结余

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上交如何做账?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在学习过本文小编的整理的相关内容之后,对本题掌握了吗?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财务知识,不常用也不能忽视,万一我们有机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感谢大家,下期再见.

事业单位财政应返还收入怎么确定 怎么入账

按照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要求,行政事业性单位的资金收入应分别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银行利息收入作为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范围,应纳入预算管理,直接上缴国库。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事业单位财政应返还收入怎么确定 怎么入账

财政应返还收入科目的核算内容是按收支两条线政策,由财政返还给单位的收入;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财政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收入

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年度终了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即反映结转下年使用的用款额度。

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发生实际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

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年度终了,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登出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下年初恢复额度时,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

事业单位财政返还的罚款应该怎么记账

罚没款等 *** 非税收入属于财政收入重要来源,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收缴罚款时作为“应缴国库款”记账,并要求及时上缴财政国库,财政部门没有“返还”义务,单位有经费需求时,应该向财政部门申请,财政部门按照一般预算拨款下达给单位使用,事业单位做账时记入“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行政事业单位年末财政应返还经费入账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行政事业单位年末出现的本年预算指标数大于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即没有用完的指标,通过“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进行核算。

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第三十九条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年末,行政单位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拨款收入

年末,财政授权支付尚未使用的资金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登出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收到财政补助收入应怎样记总账

1、做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

2、因此,应分别记入“银行存款”和“财政补助收入”的总账。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

财政应返还收入科目的核算内容是按收支两条线政策,由财政返还给单位的收入;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财政零 余额账户 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收入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年度终了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即反映结转下年使用的用款额度。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发生实际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年度终了,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登出额度的相关 账务处理 ,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零 余额账户 用款额度”科目,下年初恢复额度时,借记“零 余额账户 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财政拨人员经费应该怎么入账,是属于事业单位

1、工资等人员经费一般实行直接支付,即财政直接拨付到工资代理发放银行。

事业单位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代发工资银行盖章转回的工资发放明细表等资料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和福利支出—基本工资

贷:财政补助收入

2、零星没有实行直接支付的增资等人员经费一般实行财政授权支付,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发放时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和福利支出—基本工资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没有实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事业单位,收到财政拨入的工资等人员经费时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

发放工资时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和福利支出—基本工资

贷:银行存款 或者 现金

事业单位用财政拨入的专项资金购入无形资产怎么入账?

首先收到专款时

借:银行存款 5

贷:拨入专款 5

购买资产

借:无形资产 1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1

借:专款支出1

贷:银行存款 1

然后把 拨入专款和专款支出分别结转

假设,剩余部分上缴

那就

借:拨入专款 5

贷:专款支出1

银行存款

如果留归本单位使用

那就:借:拨入专款 5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4

专款支出 1

明白了

购买土地财政返还怎么入账?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从会计原理来看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可以说得通。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 *** 补助: *** 补助是指企业从 *** 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 *** 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如果按照 *** 补助进行会计处理:

取得土地时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得到 *** 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 400

贷:递延收益 400

土地使用权一般是50年、70年这要看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权要在使用年限内摊销,同时摊销递延收益。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500/50年/12月假设用直线法摊销)8333.33元

同时

借:递延收益(400/50/12) 6666.67元

贷:营业外收入 6666.67元

2、取得 *** 返回土地款冲减无形资产成本。理由是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时应就土地出让金返还肯定有过协议,或者当地有这样的政策。企业交出让金是交给当地 *** , *** 返还出让金是一种让利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不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是当地 *** 一种变通行为),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实际成本就是100(500-400),而非500。另外会计处理长期资产如在建工程、工程施工等,在工程完工时处理多于物资,不是将销售多于物资当作收入或者利得处理,而是冲减在建工程、工程施工成本。

3、经济业务复杂多变,企业财务准则、会计制度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经济业务,因此需要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会计需要做出职业判断,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会计要做出选择。

谢谢讨论。

有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净资产类科目、收入类科目、支出类科目

一、资产类科目

第一,往来款项中,行政单位会计只有一个“暂付款”科目,而事业单位会计则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四个科目。

这是因为行政单位往来业务内容比较单一,包括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在会计核算中简化为暂付款项的核算,而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科目同企业会计一样。

第二,行政单位的存货仅有“库存材料”一项,而事业单位有“材料”和“产成品”两个科目。

二、负债类科目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负债类科目不同之处在于,行政单位“暂存款”科目对应事业单位“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都纳入“暂存款”科目核算,包括临时暂存(存入的押金、保证金等)和应付未付款项、不明性质的资金以及收到外单位委托办事的资金等,而且对于暂存款,应及时清理结账,不得长期挂账。

而事业单位“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事业单位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负债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科目核算。

三、净资产类科目

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行政单位净资产类科目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两个会计科目。

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用的资金,固定基金的数额与固定资产的数额始终是相等的。结余是行政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正常经费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应分别核算。

而事业单位净资产除固定资产的净资产形态用“固定基金”表示外,还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和“结余分配”等五个会计科目。事业单位用事业基金来核算其所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用专用基金来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四、收入类科目

行政单位收入类科目包含“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三个会计科目,而事业单位收入范围非常广泛,包含“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多个科目。两者之间具体的区别包括:

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行政单位计入“拨入经费”,事业单位则计入“财政补助收入”;为核算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事业单位设置“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需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事业单位计入“拨入专款”科目;

因事业单位有市场取得的收入,因而分别设有“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科目;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下来的预算外资金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将其并入“事业收入”核算,而行政单位则单独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来进行核算。

五、支出类科目

行政单位支出类科目包括“拨出经费”、“经费支出”、“结转自筹基建”三个会计科目,而事业单位设置了“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结转自筹基建”等多个科目。

行政单位的“拨出经费”对应事业单位“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两个科目,用来核算单位按核定预算将财政或上级单位拨入经费转播给下属单位的预算资金或专项资金,因为只有在采用实拨资金方式时才会有这类业务

因而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这类科目基本不再使用;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对应事业单位“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等多个科目,来对单位为完成各项业务活动所发生的支出进行核算。

扩展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会计科目的名称与核算内容应具有统一性

为了便于会计资料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全国范围内汇总分析,特别是为了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应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会计科目的名称未经财政部同意不得改变和合并;其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亦不得随意改变;如因自身业务活动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可以增设科目,报请财政部同意;对于明细科目,可由各地区、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按一定要求自行规定。

(二)会计科目要适应各单位业务活动的特点,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一样,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也有各自不同,

如部分事业单位实行有偿服务,有一定的业务收入,行政单位只按规定履行公务,没有自身业务收入;有的事业单位要求进行成本核算,行政单位则不存在成本核算问题等。

会计科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各单位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也便于将核算结果同政府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加强预算管理。

(三)会计科目要适应单位内部管理的要求

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既要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需要,又要满足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为单位领导预测、决策和日常管理提供详尽有效的会计信息。

因此,会计科目的设置既有统一性,又要因地制宜。如有些单位内部的二级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设置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进行成本核算,这样就需要增设一些会计科目,增加会计科目的级次。

参考资料:

中国会计网-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

标签: 事业收入上缴国库会计科目_事业单位财政应返还收入怎么确定怎么入账

会计考试笔记Copyright ◎2021 会计考试笔记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174号 会计考试笔记全力整理 作者QQ:暂无